

《重庆市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吹风会举行。
\n11月14日,《重庆市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政策吹风会举行。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罗莉介绍,重庆近年来围绕重点企业、重点平台、重点项目和重点产品“内增外引”,创新药培育实现多点突破:全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项目已达42个,上市创新药增至3个,智翔金泰、精准生物等企业实现多项“零的突破”;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西南分中心落地重庆,创新策源与临床转化能力持续增强。
\n
重庆已经上市创新药3个。
\n罗莉表示,重庆正加速迈入创新药“密集收获期”,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将有1—3款创新药获批上市。
\n具体来看:
\n创新主体加快引育。重庆通过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和引进增量企业,培育创新药企业及平台23家。其中有智飞生物、智翔金泰、精准生物等创新药企业,有美莱德、迪纳利、泰格医药等研发、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等公共服务平台,有博腾制药、皓元医药等CDMO\\CMO平台,构建起从药学研究到产业化的全流程产业体系。
\n创新药培育初见成效。我市现有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项目42个,已经上市创新药3个。2024年,智翔金泰的赛立奇单抗注射液上市,实现我市创新药“零”的突破。今年11月7日,精准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生物新药普基奥仑赛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该产品是中国首款、全球第二款获批用于治疗儿童及青少年难治性或复发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CAR—T细胞治疗药物,助力我市在细胞治疗创新药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通过多年久久为功的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创新药也开始进入了密集收获期,预计未来3年,我市每年将有1至3款创新药获批上市,这将为各类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n临床转化能力逐步增强。全市现有三甲医院57家,其中儿童、肿瘤、中药等临床试验水平西部领先。现有重庆医科大学相关附属医院、重庆大学相关附属医院、重庆中医院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41家,累计备案专业279个,备案PI(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618人。今年目前已经承接临床试验405个,协议金额2.3亿元。
\n创新支撑体系持续完善。9月24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和医疗器械审评检查西南分中心在我市揭牌,分中心的落地将有力推动重庆及整个西南地区药品和医疗器械产品上市、研发创新和产业聚集。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国家级技术平台13个,正全力打造环重庆大学、环重庆医科大学等6个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金凤实验室、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重庆信息与智慧医学研究院等由院士领衔的高能级平台积极发挥作用,创新策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n
创新药培育实现多点突破。
\n下一步,围绕《若干措施》的落地,市经济信息委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n强化统筹协调,协同发力推动产业发展。发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市区两级协同发力,齐抓共管,围绕产业政策、部门协同、项目建设、平台搭建、产品引育等环节,制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并打表推进,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n聚焦前沿领域,内增外引聚链成群。聚焦共性问题完善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扩链激励机制。支持企业与国际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和医疗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开展医工融合创新。系统梳理国内外头部企业和“隐形冠军”清单,积极开展产业和人才招引。加快成渝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打造重庆创新药产业名片。
\n常态化开展精准服务,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依托“AI+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应用,定期收集和梳理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分级、分层、分类研判分析,全力推动解决,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让企业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抓创新、谋发展。
\n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摄影 周本帅
\n杨方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